這陣子帶新人累積了一些經驗,用此文記錄一下心得,以及分享我心目中的新人該是什麼樣子,一方面希望可以給剛跨進這行的朋友一些參考,另一方面也是我一路上跌跌撞撞經驗的回顧。
先來談談身為工程師該有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程師的使命就是解決問題,這也該是你該具備的核心能力。
而且不斷改善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你在這產業能混得風生水起的關鍵。
閱讀英文的能力
當你因為看不懂英文被迫從農場文取得素質參差不齊的答案時,可能沒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問題。
很現實的,看不懂英文會讓你喪失很多取得一手資源的管道,但還好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中,只要閱讀能力有點基礎就跨得過門檻了。
學會看文件
身為一個新人,工具(語言特性、Framework 等等)不會用是能預期的,但把他搞懂也是你的責任。
就像新買的電器功能多到讓你眼花撩亂,但你擺著說明書不看就直接找人求救,我相信你只會得到一個白眼,當然,學會看說明書是個很重要的技能,也是你開發時第一件該做的事情。
解決問題更要預防問題
當一切都開始上軌道了,解決眼前的問題已不再是難題時,你更要積極的在開發時就避免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防火比滅火來得重要。
問問題
問問題在你還需要依賴他人的階段是個很重要的能力,問問題的時機、該問怎麼樣的問題或是怎麼問問題,都是你該學習的。
不要害怕問問題
我在新人時期最常犯的錯就是不敢問問題,害怕打擾同事,也害怕自己問題太低級。
但其實你的好同事們都等著要解答你的問題,該害怕的不是問題太低級,而是你一直問低級的問題。
學著問好問題
如上段所言,怎麼樣的問題才是一個有水準的問題呢?我曾經困惑了很久,直到開始帶了新人,我反問自己想要解答怎麼樣的問題?
我認為該問的是「作法」不是「用法」,這差異顯而易見,你本該了解程式語言的語法或 Library 的用法,當你真的不懂時也該去問 Google 或 Stackoverflow 而不是浪費同事的時間。而像是專案的架構或商業邏輯的實作,這類的問題才是你該問的好問題。
學著怎麼問問題
雖然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很多新人問問題時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沒有給對方足夠的 context。
舉個我最常見的例子:「為什麼我的專案跑不起來?」
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優化成:
「我在根目錄跑了 yarn test 然後接著跑 yarn build,它應該要跳成功訊息才對,但出現 xxx 錯誤」
問問題的重點在於要給對方足夠的資訊判斷問題成因是什麼,不然你以為一堆帶新人的工程師常常說要去觀落陰是為什麼。
我曾經跟新人建議,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問,不妨就照著 Github 上常見的 Issue 範本來描述他的問題,效果蠻不錯的。
- Expected Behavior
- Current Behavior
- Possible Solution
- Steps to Reproduce
1.
2.
3.
- Context (Environment)
- Detailed Description
- Possible Implementation
避免一樣的問題
雖說大家都會幫你,但沒人樂意見到重複的問題,記住那些你曾經得到答案的問題,確保它不再是個問題。
感恩的心
擁有一個感恩的心是常識,但總有些人覺得幫他是理所當然。
沒人有義務幫你
是的,大家都是領薪水辦事,沒人有義務花時間解答你那些鳥問題,永遠要感謝那些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人,因為他們非常有可能為了幫你而耽誤了自己的進度(像是苦主我本人)。
以上大概是我針對新人常遇到狀況的心得,以及一些個人建議。
有什麼遺漏或不認同的地方歡迎留言讓我知道,若這篇心得對你有幫助的話也歡迎多拍手滿足我的虛榮 👏
這篇會教你刷機後軟體設定
開始前的準備事項:
- 下載 zControl
到 a2633063/SmartControl_Android_MQTT 下載最新的 apk 回來安裝 - 2.4Ghz 的 WiFi
在刷機完後將悟空 M1 開機,這時可以在手機中掃描到名為 zM1_xxxx 的 WiFi 熱點
連上 M1 的 WiFi 後在瀏覽器中開啟 http://192.168.0.1
Android 可能會提示網際網路無法使用,讓它保持連線就對了
還不知道悟空 M1 是台怎樣的機器的話,可以先看看上一篇的介紹
這篇會手把手教學如何刷機和提醒一些注意事項
準備事項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一些傢伙才能開始刷機
- 一台悟空 M1(廢話)
- USB to TTL
建議選 CP2102 晶片,最好不要挑太便宜的,省下來的錢可能會反映在穩定性上 - 公對母杜邦線
杜邦線建議買 15 公分左右,才不會卡來卡去不好刷機,一次可以買個 20~30 條才不會之後加工弄壞了無線可用 - 手機拆機工具
拆機工具有很多種,必備的有吸盤(盡量挑大一點)、翹棒(或任何可以翹蓋子的工具)和小十字起子,像下圖的組合就夠用了
身為一個南部囡仔,關注 PM2.5 動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一直以來都很希望找到一款心目中的 PM2.5 的偵測器,好讓我能隨時掌握空品狀態,我心目中一款好的偵測器定義是這樣:
- 至少要能測溫濕度+PM2.5
- 外觀設計要有水準,擺在家中看起來要爽
- 有連網功能或有 app ,出門在外也能知道家中狀態
- 最重要的是價格要低
這樣的需求看起來像是空集合對吧?
.
.
.
沒錯真的就是這樣(?)
試過用 Webduino 自幹或是這種低價的偵測器,但在有限的預算下,便宜的都不達標,貴的又買不下手(而且還很可能不合我的需求)
直到有天突然看見一款偵測器,螢幕大、外觀設計還不賴,不只能聯網還有 app 控制
而這樣的機器竟然只要幾百塊就能入手,這你敢信!?